一两的造句 引《三国志·魏志·华佗传》

时间:2016-12-11 03:30:52

一两的造句是:一个人做一两件好事并不难,但是毕生做好事,不做坏事,就不容易了。

一两的拼音是:yīliǎng。

注音是:一ㄌ一ㄤˇ。

结构是:一(独体结构)两(独体结构)。

一两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,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: 一、词语解释    【点此查看一两详细内容】 计量单位。

古以二十四铢为一两,十六两为一斤。

今以一斤的十分之一为一两,一两为十钱。

古代布帛,以古尺二丈为一端,二端为一两。

指少数。

犹一双。

一辆。

一两[yīliǎng]⒈计量单位。

古以二十四铢为一两,十六两为一斤。

今以一斤的十分之一为一两,一两为十钱。

古代布帛,以古尺二丈为一端,二端为一两。

指少数。

犹一双。

一辆。

二、引证解释 ⒈计量单位。

古以二十四铢为一两,十六两为一斤。

今以一斤的十分之一为一两,一两为十钱。

引《淮南子·天文训》:“十二銖而当半两,衡有左右,因倍之,故二十四銖为一两。

”汉刘向《说苑·辨物》:“十六黍为一豆,六豆为一銖,二十四銖重一两,十六两为一斤。

”《宋史·律历志一》:“一两者,合二十四銖为二千四百黍之重。

”⒉古代布帛,以古尺二丈为一端,二端为一两。

引《左传·昭公二十六年》“以币锦二两,缚一如瑱,适齐师”晋杜预注:“二丈为一端,二端为一两,匹也。

”《周礼·地官·媒氏》“凡嫁子娶妻,入币纯帛,无过五两”唐贾公彦疏:“古者二端相向卷之,共为一两。

”⒊犹一双。

引明刘绩《忆原上人》诗:“一两棕鞋八尺藤,广陵行徧又金陵。

”⒋指少数。

引《三国志·魏志·华佗传》:“若当灸,不过一两处,每处不过七八壮,病亦应除。

”《晋书·纪瞻传》:“然失之者亿万,得之者一两耳。

”《红楼梦》第九回:“谁敢望‘请’,只求听一两句话就有了。

”老舍《正红旗下》二:“母亲是不喜欢算计一两文钱的人。

”⒌一辆。

引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“牛车千两”唐张守节正义:“车一乘为一两。

” 三、网络解释 一两一两,计量单位。

今以一斤的十分之一为一两,一两为十钱。

现代1两等于50克,1斤等于500克。

按古制则1两=31.25g。

四、其他释义 1.计量单位。

古以二十四铢为一两,十六两为一斤。

今以一斤的十分之一为一两,一两为十钱。

2.古代布帛,以古尺二丈为一端,二端为一两。

3.犹一双。

4.指少数。

五、关于一两的词语 一推两搡  一身两任  一举两便  一搭两用  一差两讹  一床两好 六、关于一两的英语 stirk  inadayortwo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一两的详细信息